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知识大全 >正文

副省长曾想给自己树碑立传:《大宋清官胡则》正式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2-11-28 17:02:48溥剑静来源:

导读胡则,字子正(963年~1039年),浙江永康胡库人。永康第一位进士,太宗赐名。胡则一生为官四十七载,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两扶相...

胡则,字子正(963年~1039年),浙江永康胡库人。永康第一位进士,太宗赐名。

胡则一生为官四十七载,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两扶相印,历践要途,官至权三司使(代理计相),以杭州知州加兵部侍郎致仕。他一心为民,果敢担当,功德丰伟,百姓敬仰,尊其为“胡公大帝”,受到历代皇帝十多次封赏,天下有胡公庙三千。毛泽东主席、习近平总书记赞评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大宋清官胡则》一书,由中共杭州市委原常委、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翁卫军主编,徐吉军、陆敏珍、胡联章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高华先生作序,浙江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任龚延明先生作序,2020年9月由杭州出版社出版。

该书凭借史迹,全景展示胡则忠心为民、勤廉为官、革故鼎新、济民兴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近日,收到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徐吉军研究员从杭州寄来的《大宋清官胡则》的送审样书。在正式出版之前,我有幸先读为快,感触良多。

胡则是我家乡浙江的历史名人,也是著名的地方保护神之一。早在我少年读书的时候,就对“胡公大帝”的神奇故事传说多有耳闻,很敬仰这位立功立德的乡贤。因此,我乐于写序。

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便有“树碑立传”的传统,即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从中国史学史来看,这种传统其实早在西汉便开始了。司马迁《史记》除“表”和“书”外,其余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来编排史料的。其传记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部分:籍贯与家世、事迹与功业、逝世与后嗣、作者评论。此例一开,后世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无不效仿,以评品褒贬人物的传记成为史学发展的主流,成了一种定格。至于以地域或同类编写的人物传记则更多了。

我认为,人物传记的写作,做到以下几点方有意义和学术价值:一是史料务求真实可靠;二是客观评价传主的事迹,在表述时尽量不要带有主观的色彩;三是要富有文学性,让读者有阅读的兴趣;四是以史为鉴,强调史学的作用,即浙东史学的“经世致用”思想,对当世或后世有借鉴的意义。由此,我认为《大宋清官胡则》一书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要求。

胡则(963年~1039年),字子正,婺州永康人。他是北宋婺州、特别是永康一带儒家之道得以兴盛的关键人物,“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曾经官居权三司使、吏部流内铨等中朝官职,最后以杭州知州、兵部侍郎致仕。为官四十七年,清廉谨慎、勤政爱民,事迹彰于一朝,盛名传于千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历代统治者大力提倡的道德楷模。其彪炳青史的政绩中,最为后世信徒津津乐道的是他曾为衢、婺两州百姓奏免身丁钱。胡则因此事惠及乡民,百姓感恩,为之立庙祭祀。相传胡则死后屡显神异,自北宋末年起便被乡人奉为“若水若旱,若疫若疠,有求无不应,有祷无不答”的万能神,并被后世尊为“胡公大帝”,庙食一方。历代香火绵延不绝,元末义乌人王祎在为杭州龙井胡则庙所作的祭文中说:“两浙之境,庙貌相望,家祝户祠,罔间遐迩。”到了清代,“浙东千里,几无一邑一乡无公庙”,除了金华地区,“绍、台、温、处诸郡公庙以千百计”。其灵迹影响波及中国东南地区,形成了以浙东为中心,遍及赣东、闽北、台湾等地的胡公信仰圈。时至今日,浙东一带还保留着不少胡公庙,尤其是永康方岩山上的胡公祠,不仅是闻名的旅游景点,而且关于“胡公大帝”的祭祀活动也非常盛行。毛泽东主席特别推崇胡则,曾说:“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又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这是共和国领袖对一位封建社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清官的崇高评价。

胡则的传记,最早可以推溯到北宋范仲淹撰写的《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此后的《宋史》及浙江、金华地区的诸多方志也曾为其立传。但限于体裁和时代,很难对其生平事迹进行全面翔实、细致、客观的评述。胡则的相关资料极少,从历代保存的胡则本人的著述及一些笔记、地方志和庙记记载的相关文字资料来看,只有区区数万字。特别是据后人考证,胡则存世的作品仅有一文七诗。而要利用上述史料写成一部比较翔实可信的传记类史书,其难度可想而知。

好在本书的几位主笔,都长期从事宋史和浙江地方史与胡公文化研究,特别是浙江大学历史系的陆敏珍教授,二十年前便完成了题为《从人到神:中国民间神祠个案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具有很好的学术基础。他们为了写好胡则传,大胆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利用现有的史料,进行史学复原工作。由于胡则前期的文献资料极少,作者为了真实地复原其当时的生活环境,便借用了与其同时代的宋代名人,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吕蒙正、张咏、寇准等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后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早期的寒窗苦读、娶妻生子、金榜题名以及名字的来历等问题做了认真细致的探讨,史料翔实,论证有力,其观点令人信服。

二是学术研究成果的科普工作。过去,我们的史学工作者大多注重学术研究,而忽视科研成果的普及化。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力求文字的可读性,并配有上百幅精美的相关图片,做到了图文并茂,图文并美。由此可以说,《大宋清官胡则》是一部很好的史学科普类图书,值得一读。

当今,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廉政工作,重视廉政文化的研究,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一系列法规。因此,中共杭州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翁卫军主编《大宋清官胡则》一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相信,北宋清官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官精神,必将在当世得到发扬光大。

陈高华

2020年4月8日

注:陈高华,浙江温岭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国家文史馆馆员。

作者简介

主编

翁卫军,中共杭州市委原常委、市委宣传部原部长。

副主编

徐吉军,浙江省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浙江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

陆敏珍,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联章,永康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正处级,胡公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公书院院长。

后记

受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的委托,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接了编纂《大宋清官胡则》的任务。在时任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翁卫军等的关心和具体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的编写任务。

本书的编纂工作,由浙江省原副省长陈加元、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文韶、省纪委原常务副书记杨晓光,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中共永康市委原书记金政担任顾问。具体由浙江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史特色学科首席专家、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徐吉军研究员负责。参与编写任务的主要有: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陆敏珍教授和永康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永康市胡公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公书院院长胡联章等。另外在编纂过程中,知名摄影家郑从礼、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应新新、杭州出版社美术编辑赵辛为本书拍摄了许多精美的照片,永康市政协主席朱世道,永康市胡公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胡国钧、原秘书长胡发东,永康市图书馆馆长徐关元研究馆员,胡公书院办公室主任王燕燕以及原《西湖》杂志总编嵇亦工、杭州出版社编审杨清华,编辑钱登科、沈倩、胡桂妃等人认真审读了稿件,并对本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都使本书增色不少,特此致谢。

编者

2020年8月

胡公文化 总第54期

主办:胡公文化研究会 胡公书院

主编:胡联章

支持:古山镇党委政府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